close

常言道: 世有伯樂, 然後有千里馬.
一個人即使才華横溢, 若無高人賞識並加以提拔, 也只能於世上浮浮沈沈, 流為泛泛之輩.

所以文人們藝術家們常慨嘆: 時不予我.
因為伯樂可遇不可求.

伯樂這回事, 毋可否認, 十分重要. 有時候某些前輩的一句說話,
確實比其他人十句讚嘆來得更有power, 更有迴響.
但若時辰未到, 伯樂尚未現身,
藝術家們又應否如脫韁野馬,
失去方向呢?

我是一個好喜歡好喜歡文字的人, 任何關於文字的資料故事,
我都樂意咀嚼細味.
前陣子和某朋友談起咖啡, 我說我最喜歡 latte.
可是在意大利想買一杯latte, 可要多加留意了.
若你只說"latte", 店員只會笑容可掬地遞上一杯 -- 牛奶. 為甚麼呢?
我們常喝的latte, 於意大利語應是 caffè latte, 意即"coffee milk".
英語如何分辨普通coffee和這種特別調製的"coffee milk"呢? 就是向意大利語借字, 借了latte.
所以操英語的人, 只要聽到latte, 就心領神會知道, 那是指咖啡的latte.
但意大利人呢, sorry, 他們以為你在說意大利語, latte就是milk呀!
要咖啡嗎? 一定要說 caffè latte才行了.
而法語的café ("coffee shop"), 應該都是向意大利偷師了.

以上的冷知識, 我向兩個朋友提及過. 
一位聽得津津有味, 恍然大悟, 就似第一次聽到"世界是圓的"理論一般, 嘖嘖稱奇;
再補了一句: 我還是第一次見到對語言這麼執著的人.
另一位, 就只"哦"了一句, 然後就轉身去忙別的了.

為何第二位朋友是這樣子呢?
是我遇不上伯樂嗎? 還是我才不如人?

若要別人見識到你的才華, 第一件事, 就是自己先要肯定自己.
若窮一生都遇不了伯樂, 難道就將自己定位為庸才嗎?
天才與庸才, 只有時間才能道個明白.
有多少大畫家, 不是死了以後才被伯樂發掘到?

這個世界未發掘到你,
所以更需要你先發掘了你自己, 向世界展示.
若你都不願意做自己的第一位伯樂,
你又怎要求世界賞識你呢.

 

- 與世界其他角落的藝術家  共勉之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a Wing 的頭像
    Ka Wing

    與文字飛

    Ka W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