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身為一個文科人 在香港這個金錢掛帥的社會是很吃虧的

打從讀書的一刻 就不斷被人追問日後畢業前(錢)途如何?
教書能賺多少錢? 最高grading去到哪?
似乎精通詩詞歌賦, 文學巨著已變得不再吸引
所謂兩文三語的重點培訓 都只為了商業用途
(但本人覺得大部份成功商人的語文能力, 其實都爛得嚇人, 歷史証明語文能力擔保不了賺錢能力)
語文不值錢 音樂或藝術更是燒錢
多少熱愛音樂或熱愛藝術的同學 一邊熱愛 一邊被澆冷水
三年大學過後 只能將最愛藏於心中 投身AO/EO/Business去
(曾經是)一個禮儀之邦 卻最低估文科的價值

身為一個文科人 在香港這個金錢掛帥的社會特別容易迷失

進了職場 不論同事或同學 話題都離不開前途和錢途
而我這麼一個文科人 也誤打誤撞踏入了金融界
在這麼一個錢滾錢的一個世界 我更感到金錢的張力 理想的乏力
所謂理想 我已不敢妄提道德倫理you can make a difference
但連"做有意義的事"  周邊的人聽到也好像很迷茫
"不夠錢"這句話 下至文員上至經理也有在說 但
金錢甚麼時候是足夠呢
不斷延續的量化寬鬆政策 永遠存在的通貨膨脹 消失不了的貪心
不足夠的
也許是人類的"知足常樂"吧? 

身為一個文科人 在香港這個金錢掛帥的社會更需要堅持的勇氣

很同意職場達人的一句話: 錢嘛, 夠食夠住, 其餘的說穿了不過是數字遊戲罷了.
我並不是在提倡竹林七賢的超現實主義, 但也不想再鼓吹香港的超金錢主義.
但當我輕輕的一句 "賺錢不是生命的全部"
已令同事驚呼一句 "你是浪漫主義的人!"
我有理由相信 大部份香港人已中毒太深
甚至去到一個地步
生活=工作=賺到錢=可以去花錢消費=開心=滿足
誠如張子強所言 無錢就萬萬不能
但金錢是為了支持 對
生活的追求
生活 是包括但並不限於(included but not limited to)花錢的

但願文/埋/商科人, 會更拿掐到"生活"的意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a Wing 的頭像
    Ka Wing

    與文字飛

    Ka W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